主讲人:感染科——宋世会
一、内容提要
1.慢性丙肝的疾病简介
2.慢性丙肝的严重危害
3.慢性丙肝防治的关键---早诊断早治疗
4.慢性丙肝的临床治疗
二、慢性丙肝疾病简介
1989年,由Michael Houghton领导的研究组首次克隆、鉴定丙肝病毒基因序列
最早丙肝病毒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在1994年,在开始检测血液制品中发现
HCV特征:
黄病毒属
有衣壳蛋白包裹
正义单链RNA (9.6 kb)
3000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
已知6种基因型,>80个亚型
没有RNA多聚酶校验功能
形成不同基因构成的病毒亚群或准种
半衰期:?2.7 小时
增殖速度:1012个/天
肝炎病毒的比较
|
甲肝病毒 |
乙肝病毒 |
丙肝病毒 |
丁肝病毒 |
戊肝病毒 |
病毒分类 |
细小病毒 |
嗜肝病毒 |
黄病毒 |
丁型肝炎病毒 |
卡利西病毒 |
基因组 |
RNA |
DNA |
RNA |
RNA |
RNA |
传播途径 |
粪-口 |
体液 |
体液 |
体液 |
粪-口 |
潜伏期(天) |
15–50 |
28–160 |
15–150 |
不定 |
15–45 |
慢性化 |
否 |
是 |
是 |
是 |
否 |
肝硬化患者发生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
慢性丙肝进展的促进因子:既往或目前饮酒;感染时年龄较大 (>40岁) ;男性;其他并发疾病;HIV–HCV合并感染;HBV–HCV合并感染;肥胖。
目前丙肝的传播途径较以往发生了变化
传统认为的丙肝传播模式:输血;吸毒者混用注射器;其他形式的HCV暴露——10%(职业暴露、透析、家庭传播、性接触)
未知形式的HCV传播模式—— 20-40%
必须引起重视的丙肝传播途径
医源性感染 (牙科器械、内窥镜、介入性操作、外科手术)
不洁注射
生活方式相关 (文身、美容、美甲、修脚)
HCV高危人群
献血或献血浆者
有输血史或血液制品或大手术史(包括器官移植)患者
静脉内滥用毒品者
血透析患者
医疗卫生人员及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
纹身者
易发生外伤者
HCV RNA阳性者的异性伴侣及男性同性恋或多个性伴侣者
HCV RNA阳性母亲所生儿童
抗-HCV阳性者的家庭成员
以前有HBV感染者
免疫功能低下者
三、丙肝感染的严重后果:隐匿的杀手
丙肝起病隐匿,是容易被忽视的疾病,一旦感染丙肝,仅20%感染者自发清除病毒,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有80%左右无明显症状,隐匿的丙肝患者会成为危险的传染源,没有“病毒携带者”,有“毒”就要考虑治疗,疾病发展越后期,越难治愈,逐渐发展成肝硬化、肝癌等终末期肝病,带来越来越沉重的疾病负担,目前没有疫苗预防。
揭秘丙肝的“隐形术”
症状不明显
患者感染丙肝后,缺乏明显症状,通常只是感到疲劳乏力
ALT水平变化不明显
1/3病人ALT正常,1/3病人ALT低水平升高;以往认为上述情况不需要治疗
肝硬化患者患严重疾病和死亡的危险性
小结:
我国的丙肝流行状况不容轻视
丙肝感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疾病负担
提高丙肝认知度是中国丙肝防控的关键
医务人员是丙肝筛查、诊断、治疗的中心环节
四、丙肝防治的关键——早诊断、早治疗
丙肝防治策略
疾病特点 |
传染病防治策略 |
丙肝防治策略 |
重要意义 |
无丙肝疫苗
|
保护易感人群
|
早发现 |
提高大众自我保健意识 |
途径明确
|
切断传播途径 |
早筛查 |
提高临床医生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|
起病隐匿 慢性化率高 可以治愈 |
控制传染源 |
早治疗 |
改善预后,减轻疾病负担 |
慢性丙肝是可以治愈的疾病,提高丙肝早期诊断率已经成为全球共识
慢性丙肝的筛查、诊断
主要目标 = 治愈 p
无病毒
阻止疾病进展
(坏死 / 纤维化)
无症状
次要目标 = 延缓/预防
减少肝脏纤维化的进展
减少延缓肝硬化的发生
防止失代偿的发生
防止肝细胞癌的发生
小 结
早筛查、早诊断、早治疗是丙肝防治的关键
中国慢性丙肝患者的早期诊断亟待加强
慢性丙肝患者越早治疗,获益越大
医务人员是丙肝筛查、诊断、治疗的中心环节
五、慢性丙肝的临床治疗
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
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HCV,以改善或减轻肝损害、阻止 进展为肝硬化、肝功能衰竭或HCC,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抗病毒治疗方案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(普通干扰素/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),其中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的标准方案
PEG干扰素分子的创新设计
派罗欣+利巴韦林对所有基因型和病毒载量的疗效均优于普通干扰素+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
慢性丙肝治疗的里程碑:临床试验最高的总体SVR率——66%
派罗欣+利巴韦林治疗是《中国丙肝防治指南》推荐的首选方案
迄今为止,派罗欣+利巴韦林是针对丙肝总体SVR最高的治疗方案
派罗欣+利巴韦林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SVR率:
达成早期病毒学应答
治疗期间维持HCV RNA阴性
疗程结束后,降低复发率
总 结
我国的丙肝流行状况不容轻视
丙肝感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疾病负担
提高丙肝认知度是中国丙肝防控的关键
早筛查、早诊断、早治疗是丙肝防治的关键
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是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的标准方案